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你又有想法了?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商议。”

  颜青画一双秋水眸子亮晶晶的,被晚霞照出了难得的神采飞扬。

  她轻快说:“我们可以开一家书局,一半卖书租书,一半开设学堂,若是学子交不齐束脩,可在书局里抄书,自给自足。”

  等到读书识字的人多起来,书局的书就更好卖了。别看如今国朝式微,儒生被骂得狗血淋头,到底还有很大一批读书人的。

  荣桀见她事事都打点好了,不由笑道:“你想好了就去办,我是一向支持你的,你给书局想好了名字吗?”

  颜青画笑道:“鸣春江纵横溪岭,有一条分支途经琅琊府,名曰晋江。”

  “不如我们便叫晋江书局吧。”

  荣桀一听这名字就笑了,这名字若是叫琅琊府布政使知道了,恐怕要紧张的睡不着觉呢。

  第62章 李氏

  颜青画一旦想做什么事儿, 无论多难她都要做成。

  为了晋江书局的事儿, 她几乎把县衙库房里的存书都翻了一遍, 分门别类大致归拢了一下。

  李氏陪着她日日在库房里蹲着,爬上爬下的找书,倒不嫌脏累,干得也是十分起劲。

  荣桀和颜青画这夫妻两人都是心里十分有成算的主, 可能旁人还没看清楚,但他们二人多少能明白一些。

  老话里讲愚民百姓, 可老百姓真的愚蠢吗?并不是的。

  许多人一辈子没读过书, 不识字, 却有自己的处世道理,庄稼汉不懂书本上那些农经,可地里的庄稼一样侍弄得极好。

  他们心里清楚国朝已经日落西山,不能再给百姓安稳盛世, 因此荣桀一路从雁荡山到梧桐镇, 又从梧桐镇来到怀远县, 百姓们都是坦坦荡荡的接受了。

  因为眼中看见了他们对百姓的好, 耳中听到了他们一项项的惠民政令, 碗里的饭变稠了,一家老小都不用再饿肚子, 这就已经足够了。

  朝廷里眼中的愚民百姓就是这样简单,吃饱饭比什么都强。

  他们不用被朝廷拉壮丁去前线, 不用忍受骨肉至亲分离, 不用再担惊受怕, 没日没夜的恐慌如狼狗一般的军吏。

  现在这样不好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那怕这几年一晃而过,能有个短暂的喘息机会,百姓们也觉得满足了。

  颜青画拍了拍衣裙上的灰尘,为了怕弄脏衣裳,她现在都是穿着旧衣在忙碌。

  她见李氏笑眯眯看着自己,不由有些不好意思:“这活确实有些脏累,但我身边也没得用人,还好婶娘您读书识字,又见地颇丰,多亏有你帮我这忙。”

  李氏到底有些见识,待字闺中时父亲就用心教她,成亲后夫君更是个明事理的人,她跟在师爷身边十几年,也跟着越发通透起来。

  人总不能白活那么些岁数,长到她这个年纪,见的事情多了,经的事情也多了,便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夫人这点子是极好的,县城里许多黄口小儿都没读过书,整日在田间地头玩耍,这么下去是不行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家里没那么多银钱,必定是读不起书的,我知道夫人想让大家伙儿都能识得些简单的字,抄书来抵束脩,可他们必定不能一学就会,再一个能过来上课的肯定都是年纪幼小的孩童,根本是不能成事。”

  李氏到底年长些岁数,想事情极为周全。

  “夫人心里得有些底子,一开始来的人定是不多的。可能来的大多是请不起私宅先生的小商户人家,他们家里多少有些盈余,又指望着孩子将来继承家业,能认识几个字便就可以了。”

  颜青画笑道:“婶娘说的在理,那不如这样,我瞧咱们县衙里倒是存了不少书,县城里的儒生也大多跟师爷有些交情,我回头同我当家的再商议商议,还是要请些有文采的先生们过来教教书,县衙的书可由他们随意借阅,再由县衙出钱给他们束脩,百姓那里便能省点银钱。”

  这倒是个极好的方法,县衙直接开办学堂,银钱都补贴给先生们,百姓们可以以极低的束脩过来读书,又能有一个书局的书供他们读,倒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李氏想了想,表情有些为难:“夫人兴许是没跟这些儒生们打过交道,他们都不是好讲话的人,思忖着自己有那么一两个字的见地,就谁都瞧不起呢。”

  “甭说请他们来教书,便是给钱叫他们写几个大字都是男难的。”

  人人都骂臭老九,也不是没道理。

  颜青画冷冷一笑:“他们家家户户都要吃不起饭了,抱着那些酸诗有什么用呢?我就不信咱们怀远县这么多儒生,一个个都是不知情知趣的。”

  “退一万步说,”颜青画笑容里有些别样的神采,“我瞧婶娘的学问是极好的,若是有百姓家中有女娃娃来读书,婶娘也可以教书育人,做一回教书先生呢。”

  李氏这才真的有些惊着了,世人多瞧不起女子,哪怕她们这些读过书识得字的,也被人说是多此一举。

  人人都讲女子读书无用,她同颜青画是运气好,家中夫君都尊重人得很,若是换一个脑子不灵光的蠢货,怕是读过一车书也没用了。

  “我哪里能去教书呢?要让那些酸儒知道,怕不是要骂上天的。”李氏仍旧有些忐忑。

  颜青画倒是淡定极了,她指了指西北面的大营:“咱们如今已有一队女兵,女人既然能上战场保家卫国,为何不能教书呢?”

  这么说着,她想的又有些深远,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十几年以后的光景。

  颜青画眼中满满都是洋溢的神采,她笑着对李氏说:“若是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了事,我一定要颁布一条新的政令。”

  她说这话的口气又坚定又果断,仿佛她真的有能力决策未来。

  李氏略有些惊慌,更多的却是莫名的期待,她定定的看着这容光焕发的女子,心里没由来觉得这事儿一定能成。

  颜青画认真说道:“未来的一天,女人可以当兵,可以读书,可以为官,可以出仕,可以经商,我不觉得女人比男人差。”

  李氏苦笑出声:“我们没人这样觉得,世事就是这样。”

  颜青画道:“所以我才要开这学堂,开这书局,孩子们从小教起来,几年以后就不同了。”

  李氏没有说话,他们有没有十几年后都不好说,可又忍不住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