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1 / 2)





  原以为他们就已经是胆大妄为,没想到有些人比他们动作更快,加上云州的叶轻言,国朝对长河以南的大片国土都失了掌控,对于皇家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邸报上对业康的情况也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谋反的是个叫陆安舟的年轻书生,他家中原是也是书香门第,不知道为何突然就领着一帮儒生造反,更神奇的是他们手里无兵无卒的就占领了,平康府布政使司,直接让那布政使反了水。

  几个人凑在一起分析了半天那封邸报,末了又请了侯师爷过来参详,侯师爷很是很有些见地,一语惊醒梦中人:“平康府怕是早就有反心,任谁都不信陆安舟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整个业康,朝廷里肯定也不会信,必定是布政使司或者都指挥使司里有他们的人,直接让朝臣改头换面,自立为王了。”

  荣桀沉思片刻,说道:“朝廷邸报并无太多细节,也无非便是通知咱们注意业康的动向,甚至连要求我们做好自我防御的话都没讲,更不用说要求我们出兵平反了。朝廷这意思,是他们暂时不想管乱党?”

  别看荣桀没怎么读过书,心思却细腻的很。

  叶向北又把那邸报重新琢磨一遍,想了想说道:“你们发现没有,朝廷每月三封邸报从不提汉阳关战况,大多都是督促税收、监管百姓或者征兵等内容,对于鲜卑的状况,我们如今是一概不知的。”

  “在梧桐镇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点,当时我以为是因为梧桐镇地级太低,朝廷派发下来的军报不会往梧桐镇送。但等咱们到了怀远县城,依旧没有收到任何汉阳关那边的军报,我就觉得有些莫名了。”

  师爷虽没什么正经的官职,却是个胸有沟壑的老官场了。他见叶向北心思细腻,心中暗暗点了点头,斟酌地说:“虽说我们并未收到任何军报,却也能推测出朝廷在汉阳关那儿并不占优,去岁这时候征兵还没这么频繁,要的人数也比现在少,这么一推测,朝廷现在可能已经无以为继,前方支援不上,只得催着各省广泛征兵。”

  他这个推论是很实际的,在场几位听了却都心里沉甸甸。

  荣桀深深叹了口气:“朝廷没工夫管咱们,可咱们也要想着琅琊府还有那么多营兵,云州叶轻言本就是军户出身,他手里有兵、有权、有人,当时起事时自然也没那么大阻力,然而我们却是不行的。”

  师爷微微一笑:“大人可能想的有些多了,这封邸报您瞧日期是七月末发出的,满打满算十日才送到我们手中,也就是说从琅琊府发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未知我们这边的情况,有这几日的缓冲,我们的士兵就能再上一层楼。”

  候师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不慌不忙的,他家中夫人也是,这几日陪着颜青画办差,很有些利落手段。

  “您兴许没见过,咱们溪岭的布政使,老朽怎么说也在怀远县做了二十年的师爷,便是新来的县令也要给我几分薄面。去岁年节时,我陪同冯大人一起去拜会过布政使钱文博钱大人,对他是有些印象的。”

  “这位钱大人别的不好说,优柔寡断却是一等一的。他其实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为官也还算中规中距,就是性子十分优柔,从来不知道个着急。”

  侯师爷说话倒是直爽,如今县衙整个都是荣桀的天下,他识时务的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把溪岭的情况大致都给讲明了了。

  荣桀听得很认真。

  原他们在雁荡山时实在是消息闭塞,哪怕当年他曾去琅琊府做过工,那时候心思单纯,也没怎么打听琅琊府的近况。

  听师爷这般说,荣桀心里就略松了口气,倒是颜青画想了想,问:“朝廷的邸报半月来一回,我们只要等下一封邸报是否按时到达,便能知道琅琊府那是否已经掌握怀远县近况?”

  她这个问题倒是问到点子上,侯师爷摸了摸引以为傲的美须,笑眯眯道:“以钱大人的性子,哪怕知道我们这边的事情,他也万万不会立即就派兵讨伐,怎么也要等上一等,同都指挥使再谈上一谈,才能最终定夺出个主意来。再说,如今南有云州,东有业康,怀远县还有我们,他肯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会动手。”

  颜青画笑了笑,道:“这时节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呢?一个不留神业康就有人反了,他要是再等等,衡原说不定也乱了套?到时候四面楚歌岂不是更惨?”

  最近侯爷夫人一直帮颜青画办差,回去就说了几句对这位大当家夫人的评判,师爷对她也算是有些了解的。

  荣桀表面上看是个胸无点墨的糙汉子,其实为人大气敞亮,聪明又有担当,他心里是相当有数的,做事情相当深思熟虑。他们一路从雁荡山到梧桐镇,又从梧桐镇到怀远县,他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一点儿都不叫手下人跟着遭罪。

  而他这位不知道是什么出身的夫人,却更有些了不得。她是真有大学问的人,每每同她推敲政令,候师爷总觉得自己少看了许多书,仿佛自己是个睁眼瞎。

  这夫妻二人一动一静,把怀远县打理得利利落落,也不过就一个月的光景,百姓们人人拍手称赞,说他们二人简直是天仙下凡,过来拯救怀远县百姓的。

  平民百姓,忙忙碌碌一辈子为的就是一家几口能吃饱饭,原来国朝官吏在的时候,他们日子艰难,却没料到山匪谋反了反而日子好过起来。

  他们才不管什么家国情怀,谁能叫他们吃饱饭谁是爹,私底下骂国朝更凶了。

  如今县里又发粮种又减免农税,很是叫百姓们激动了一回。七月底丰收之后,便又开始新一轮的农耕,个个都是精神抖擞,为自己讨生活跟为别人讨生活到底是不同的。

  日子有了奔头,才能红红火火过下去。

  第61章 书局

  等到农耕差不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颜青画就没有那么忙了,

  荣桀现在跟弟兄们都扎在军营里, 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根本没什么时间回衙门。

  颜青画又是个闲不住的, 得了空便把整个怀远县的税收账簿都看了一遍, 琢磨着怎么怎么才能多赚些银子?

  消息不通就十分被动,连和那边又开始训练新的暗探,把原来驻守在怀远县的几个老探子一股脑派往琅琊府, 只是人刚去没两天, 也不知情况到底如何。

  国朝已经乱了这么些年景了, 百姓们遇到点儿事都行自家解决,鲜少有去官府里报案的,平日里他们县衙没多少案子要审, 大多都是在打理税收等庶务。

  颜青画宅子里坐了两天就有些受不住,等把县衙里的藏书都简单清点一遍,她才终于想起初上了雁荡山时的那个愿景。

  这日荣桀又回来得很晚, 晚饭已经过了许久,颜青画便让丫鬟去给他热些好克化的晚膳。

  荣桀出了一身的汗,他一回来就赶紧扎进隔间里洗澡, 颜青画就在外面帮他整理新衣。

  自从师爷同荣桀推心置腹谈了谈,跟他仔细讲了讲上位者这些门门道道, 荣桀也不好再不上心自己衣着打扮, 颜青画没来时师爷夫人便给准备了些料子好的成衣, 等颜青画来了, 又添了些配件。

  发簪、荷包、腰带样样都不能少,便是荣桀穿不惯板正的长衫,也得忍着。

  到底人靠衣裳马靠鞍,荣桀那一身青绿长衫穿在身上,远远瞧着仿佛真是世家公子,俊逸非凡。

  别看他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倒不显得特别黑,脸手都是亮堂堂的,穿什么都好看。

  颜青画在衣柜里仔细翻找,最后找了一身舒服的棉麻长袍给他,好叫他屋里头松快松快。

  “阿桀,”她在隔间外面喊,“晚上是南瓜小米粥和玉米面馍馍,厨房里特地给你留了一碗豆腐节烧肉,你还要吃什么爽口小菜?”

  荣桀在吃穿上一向不是特别讲究,不过如今他们好歹也是一县之主了,到底不能弄得太寒酸。

  身份身份,立身在此,便要份位相当。

  隔间里哗啦啦响着水声,荣桀好听的嗓子回道:“去问问厨房里还有黄瓜没?给我拍个黄瓜就行了。”

  颜青画一听就知道他今日是热着了,忙再吩咐小丫鬟去厨房给叫一份冰镇拍黄瓜来,好好叫他能消消暑。

  大太阳底下也实在不是太好受,颜青画想了想,问:“每日兵营里操练,是否都晒得很?我明日吩咐小厨房下午送些酸梅汤过去,放在井水里镇一会儿,训练结束后一人打一碗,也能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