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两个人分开忙了一天,却觉得充实极了。颜青画已经找到那本专写梯田的书,心里大概有了些计较,想等农忙后再通荣桀他们商量,看有没有实行的可能。

  晚上安置后,荣桀问她:“你的纸笔可还够用?下回进城我给你弄些回来。”

  颜青画家里吃穿发愁,可纸笔书本却多得是,她轻笑道:“不用,先紧着粮食棉花,如今四月在望,也不过几个月就要冷了。”

  山上冷得早一些,约莫十月就要穿夹袄,汉子们火力旺可以少穿些,可山上山下的老弱妇孺却缺棉衣御寒。

  若不是溪岭离主产棉花的宁河毗邻,棉花运输到这里价格不算昂贵,恐怕去岁冬天会有更多人熬不下来。

  荣桀听她已经在考虑冬天的事,不由感叹一句:“难怪以前向北总说山寨里缺个女主人,这事我们这些大老爷们总是想不到那么仔细。”

  颜青画瞥了他一眼,面上不显,心里头却觉得舒坦极了。

  她也不是见谁都这么上心的,只真心喜欢寨子,打心底里把自己当寨子的一份子,想让兄弟姐妹都过得好些,这才每日起早贪黑,忙活那些零碎的活计。

  荣桀躺了一会儿,还是没什么睡意。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他便把床幔掀起,好让夜风能透些进来。

  “明日我们下山帮忙,你去吗?”荣桀问。

  颜青画看了一天书,脑子累极了,这会儿要睡不睡得,听了这话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说:“去吧,我还没去过村里呢。”

  荣桀见她实在困顿,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静静躺了一会儿,才带着傻兮兮的笑渐渐入眠。

  许是日子有了盼头,他现在每日心情都很好,夜里自然也是好眠,一觉到天明。

  因着要下山,荣桀早早就醒了。

  他想着翠婶之前跟他的交待,便轻手轻脚穿衣下地,去了一楼烫了一壶热水。

  等把温水准备好,颜青画也醒了,她坐起来揉了揉眼睛,伸手就端了床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温热的水流顺着干涩的喉咙一涌而下,叫醒了她四肢百骸里的困顿。

  颜青画双手拖着水杯,低头认真瞧着它,仿佛在看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

  荣桀准备好净面的水,进屋喊她:“你先去洗漱,我准备点水带着,你还要带什么?”

  不过就是下山帮忙,根本不用那么麻烦,颜青画抬头,难得温柔道:“不用带别的,辛苦你了。”

  荣桀简直受宠若惊。

  不是说颜青画对他态度不好,相反,她其实是个非常知书达理的人。

  兴许是因为家教极好,她待人接物总是客客气气,也很顾忌寨子里大多都是穷苦出身,从来不说那咬文嚼字的话。

  她讲过家里都是读书人,荣桀原先并未那么清晰感受过,昨日见她安静坐在那读书的样子,一下子就对“教养”两个字有了深切体会。

  因为教养太好,所以她对自己也一直非常好。

  然而这种“好”,却真的只是客气而已。

  可今日颜青画坐在那冲他笑的样子,却隐约有些不同了。

  不知道怎么说,总归他能知道自己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怎么吸气也冷静不下来。

  颜青画见荣桀站在那傻了一样,脸憋得通红,不由歪头问他:“怎么,是哪里不舒服?”

  荣桀见她歪着头,一头长发垂在颈边,露出圆润细腻的耳垂,不由更是紧张,好半天没讲出话来。

  他觉得自己丢人死了,一点都不是勇敢强壮的男子汉!

  索性颜青画自己聪明,她渐渐反应过来,看着他噗得笑出声来:“还是大当家呢。”

  她打趣他一句,见荣桀已经快成个木雕钉在地上,终于收起满心的戏弄,大发慈悲放过他:“行了,快去准备水。”

  荣桀飞快消失了。

  颜青画还是那个姿势坐在床边,等他走远了,才开怀笑起来。

  这人真是忒老实了。

  两口子起来的早,把自己收拾干净就出了竹屋,路上碰到叶向北,荣桀一瞬就恢复成那个冷静果决的大当家。

  “我只带一半兄弟下去,剩下的你领着砍些老竹。”

  叶向北颔首,拿了本本子跟在他身边说:“这次春耕的活计都已记录在册,我跟老冯一起核对过,你看是不是叫嫂子也审核一遍?”

  颜青画心里也是这般想的,只她自己不会主动提罢了,等到叶向北主动讲出口,她才道:“我先跟兄弟们一起下山,大小店村我还没去过,也去认认人,晚上回来我再看,可好?”

  “行的,大嫂说了算,也不是急事。”叶向北不知道为什么看了这个大嫂心里就发憷,他忖度这位年轻秀美的大嫂应当比他学识高得多,因此更是不敢造次。

  读书人就是这样,对方若是比自己强,那就要发自内心尊敬。

  颜青画淡淡扫了他一眼,笑着对荣桀说:“回头有空,咱们开个学堂,你也要学学呢。”

  荣桀刚才还满心雀跃,这会儿听了这话面容一僵,顿时就白了脸。

  看见那些歪歪扭扭的笔画,他就浑身不舒服,不说写了,便是读都很艰难。

  叶向北幸灾乐祸:“哎呀大嫂,你就别强人所难了,以前老当家还叫老冯教大当家的,结果他跑出去走货去了,死活不愿意学。”

  颜青画笑着站在荣桀边上,却说:“那大当家真厉害,不识字也能把生意做好,许多人都算不清楚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