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曹初一礼:“多谢阿翁!”

  “你且退下罢。”曹操命人磨墨,开始写信。

  曹初点头,按捺住心中的情绪,安静退下。

  ……

  许都城外,崔钧正立在那里。

  曹初笑道:“州平怎会在此地?”

  崔钧本来就是因为对屯田制感兴趣才来的许都,呆在许都的这段时间里,身为世家子弟的他甚至对躬耕这种事情起了兴趣。

  于是崔钧就时常造访那些农户,甚至和他们混了个脸熟。

  前面有几个人正拉着车运粮,速度不快,在这渐凉的秋日还时不时停下来抹一把汗再走,看样子很费力。

  崔钧蹙眉,一指前方:“你看他们是不是运的很慢?”

  曹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

  崔钧思索道:“运粮的车拖慢了他们的速度。”

  曹初瞧了一眼远处正在运粮的人,点头道:“这样靠人力运粮的成效不高,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马车和牛车的。”

  军队打仗时运粮常需要走险峻的道路,而平常人家运粮限制就更大了,毕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马车和牛车的呀。

  崔钧突然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先前看孔明画过一种车辙,不用牛马便能轻松拉动!”

  曹初眼睛一亮:“竟是如此?”

  “正是!”崔钧突然兴奋起来,“这东西若用于运粮,起码能提高一倍的速度,不过我也只见过一回他画的而已,似乎还未能造出来。”

  曹初佯装叹道:“若能得见该多好。”

  崔钧思考半天,最终下了个重大的决定:“我要去荆州拜访孔明。”

  曹初眨眼:“州平可以与许都信使一起去,这样安全些。”

  之所以要让信使过去,表面上曹操是要和刘表打好关系,实际上却是为了联络蔡氏。

  荆州。

  诸葛亮依旧在弹琴。

  小童噔噔蹬跑过来:“先生,崔先生回来啦!我帮您看过了,外面没有姓曹的。”

  崔钧大步流星地进了里间,热情笑道:“孔明!”

  琴声顿住,诸葛亮抬头,一瞬间怀疑自己眼花了。

  崔钧的笑容何时如此热切过?

  第50章 三迁茅庐

  不过朋友之间久未碰面, 崔钧热情些也正常。

  诸葛亮起身笑道:“州平别来无恙。”

  崔钧感叹:“是啊, 一别许久,甚是想念。”

  诸葛亮领着他坐下, 从袖中拿出一把羽扇摇啊摇。

  崔钧环顾一圈,疑惑道:“怎不见孔明信中的二位友人?”

  诸葛亮摇扇子的动作一顿:“他们二人……已赴许。”

  崔钧讶异:“可是石广元与孟公威?”

  诸葛亮点头。

  “真巧啊。”崔钧感叹, “此番前来叨扰, 孔明可会怪罪于我?”

  诸葛亮笑道:“怎会?州平来访,我只有高兴的道理。”

  崔钧感动道:“实不相瞒, 我有一事相求啊!”

  诸葛亮颇讲义气:“不知我可能帮上。”

  崔钧比划:“孔明上回所画的车辙可还在?”

  诸葛亮起身去拿, 片刻回来了。

  他的手中果然捏着两张图纸。

  崔钧拿起第一张图纸, 热切道:“上回孔明说起此物,钧尚且不以为然,实在惭愧。若此物造出,不知能省下多少劳力!”

  诸葛亮弯了眸子, 声音带着一丝少年的意气:“此为木牛,其二为流马。可载一年之粮,日行二十里而不劳累。”

  “日行二十里?”崔钧的眼睛都亮了。

  能装一年的粮食, 而且每天还能走二十里而不费多少力气, 这可远比提高一倍的速度更实用啊!

  诸葛亮摇摇羽扇, 笑得神秘:“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