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节(1 / 2)





  宋池也上前道:“陈大人所言甚是。而且据臣所知,虽然朝廷并无律法规定,但有些宗族为立贞节牌坊,不许孀居之人再嫁,甚至强行逼寡妇殉葬。若是朝廷能投入些精力,严厉打击这种现象,让孀居之人可以自由再嫁的话,想来填补上那一部分不想成婚的女子的空白,也不成问题了。”

  裴清殊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又多少有了些启发:“诸位爱卿所言非虚。程卿,你也不妨再想想看。那些当真不想成婚的女子,若是削了头发,做了姑子,朝廷还能再逼迫她们嫁人不成?”

  程奇讪讪道:“自然是不能的。”

  “既然如此,朝廷又何必把人逼到绝路上呢?先贤有云:‘仁者,人也’。朕欲以‘仁’而治国,既是如此,又怎可苛待朕的子民?”

  礼部尚书修鸿嘉向来为裴清殊马首是瞻,不过现任的这位礼部右侍郎,是裴清殊的十一皇兄,恭郡王裴钦礼。

  先前裴清殊刚刚登基,急需用人的时候,曾经让老十一去都察院呆了两年。

  不过恭郡王的性子实在是太直,去都察院的那段时间里,几乎将满朝文武都弹劾了一遍,搞得裴清殊不胜其烦。

  等后来裴清殊手上可用的人才多了些了,就赶紧把老十一调回了礼部。

  恭郡王为人向来古板刚正,听到这里,便忍不住进言道:“皇上仁慈,可是刚才宋大人之言,恕本王难以苟同。那些守节的女子,也是遵循先贤之言。你怎知她们,就全都是被宗族所强迫的?”

  第111章

  面对恭郡王的诘问,宋池毫不慌乱地说道:“恭王殿下误会了, 臣并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说, 强迫女子殉葬或是守节, 皆不可取。朝廷只需花费些许精力, 将强迫女子殉葬之人绳之以法,以后这样草芥人命的现象,自然便会减少许多。至于那些自愿守节的女子,宋池无话可说。”

  恭郡王听了,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一点,但还是不大赞同的样子。

  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户部侍郎程奇没想到,他们竟然扯到了这么远的事情上。

  不过, 比起恭郡王来, 他倒不怎么在乎礼法之事。只要新政不会影响到大齐的人口情况, 他就不介意。

  裴清殊见他们这些反对派都不说话了,这才开口说道:“既如此,便按照诸位爱卿所言,即日起明令禁止各个宗族强迫寡居女子殉葬守节, 严禁干预女子改嫁, 违者严惩不贷。”

  众臣齐声道:“皇上圣明。”

  “另外,陈爱卿所言之事,也十分令人震惊。男子一妻多妾,虽是常事,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不过一江南富户而已,后宅妻妾, 竟比朕这个皇帝还要多上许多,这是想要造反不成?”

  裴清殊故意把话说得很重,这般以皇权压制下去,才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普通臣民衣食住行,皆容不得逾制。娶妻纳妾,人数亦应有所限制,否则便是僭越。众位爱卿觉得,朕说得可有道理?”

  是人皆有私心,朝中大臣对皇帝的政令是支持还是反对,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们所处的位置。

  如果新政对他们有利的话,他们就会高呼“皇上英明”,表示赞同。

  如果新政对他们不利的话,他们自然就要“据理力争”,坚决反对。

  不过如果是像这种,对大多数朝臣的利益没有什么影响的政令,一般就不会有人冒着逆龙鳞的风险去反对。毕竟那样做对他们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只会平白得罪了皇上。

  所以裴清殊在问出这句话之后,众臣纷纷附议。

  笑话,若是反驳皇帝这番话的话,岂不是表示他们也想纳上百房小妾了?这么荒唐的事情,在场的大臣当中没有一个人会去做的。

  至于私底下会收了多少丫鬟和没有名分的家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场大朝会结束之后,裴清殊可谓“大获全胜”。不仅先前推行的新政得以通过,还额外为女子们谋取了一些重要的福利。

  不过裴清殊也知道,他的后妃人数不算多,现在朝中许多大臣的妾室人数就比他的多。一夕之间让天底下所有的男子,都不许娶十房以上的小妾了,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再让他们将一些不受宠的妾室打发出去,也是对那些无以为生的女子的残忍。

  所以在制定这项规定的细则时,裴清殊让人说明:一、此新政从雍定六年一月起正式生效,之前若是妾室人数超过了朝廷规定的数字,并不会受罚。其二,所有人纳妾人数的上限,包括裴清殊这个皇帝在内,以大齐纳过后妃最多的一个皇帝为标准,不得超过四十八人。皇太子可纳女眷,从五十人减少至四十二人。亲王三十六人,郡王、二十八人,皇子二十人,其余人等不得超过皇子妻妾人数。

  这些数字,可以说是非常合理了,一般人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随着几条新政陆续实行下去,自雍定五年九月朝廷迁都长安起,大齐女子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不过裴清殊知道,他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但他暂时也没办法。人处在他这个位置,必须得认得清实际情况,分得清轻重缓急。

  以大齐眼下的状况,并不是提升女子地位最好的时机。

  现在他所做的,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极限了。

  毕竟,匈奴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而且根据裴清殊的记忆,大概在雍定六年左右,大齐许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都会受到严重的旱灾。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也关系到裴清殊作战匈奴的计划。所以这些日子,除了处理日常的政务,表面上将精力用于一些不是特别起眼的新政上之外,裴清殊私底下关心最多的,就是屯粮、屯药的事情。

  除了在明面上督促户部增加国库粮食储备量之外,裴清殊私底下也动用自己的势力,囤积了一些药材和食物。

  这样机密的事情,裴清殊信不过外人,便交给了赵虎和陆星野来办。

  两人之中,赵虎主要负责囤积药材,陆星野则是负责屯粮。

  裴清殊存了私心,让陆星野除了在他的私库中囤积了一些粮食之外,还专门在陆星野的老家陆家村藏了一些。

  那里……也是裴清殊上一世的老家。

  之前裴清殊刚刚登基的时候,地位还不够稳固,顾不上去了解自己前世亲人们的情况。

  后来他登基的时间久了,能力也有了,不知怎么,反倒有些怕和他们接触了。只能通过赏赐陆星野,不着痕迹地为陆家村人提供一些便利。

  说句老实话,他最怕的,还是该怎么面对“自己”。

  前世的裴清殊名叫陆清舒,出生于延和二十四年。算一算,今年“她”应该已经八岁了。

  裴清殊不知道,自己轮回转世,成了十二皇子之后,真正的自己又会有什么样的经历。

  现在住在陆清舒身体里的那个人是谁?是他,还是另外一个人?

  如果那个孩子就是幼时的裴清殊的话,那么裴清殊现在和“她”,会不会有什么心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