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七章折断筷子的乐趣(1 / 2)





  日本终于被淘汰了。

  至此,亚洲球队随着小组赛就全军覆没的非洲球队,在世界杯中失去了踪迹。

  但日本队好像又未走远,他们在比利时面前表现出来的技战术,以及他们取得两球领先优势的记忆还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两位球迷,林渡和何筱,在第二天醒来时,依旧没从那场比赛中完全回过神来。

  “如果没有维尔通亨的那个神仙球,如果最后关头本田圭佑的角球选择另一种策略,我们的邻居说不定……”无尽的遐思,无一例外的换来一声长过一声的惋惜。

  “我们该反思,我们的足球也该反思。”何筱说。

  “得了吧。自前后脚开始职业化后,每过四年,媒体和足球从业者都在高呼反思。但反思的结果是我们从亚洲准一流掉到了三流,而这个势头好像还没停止。”林渡不相信反思能取得什么成效。

  而且中国人对反思太在行了,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开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垫高枕头的国人不知凡几。但事实呢?大家都顾着反省,隔天起来便忘了将其付诸行动,最后只能将对不起当成口头禅,每隔一段时间就拿来开脱。

  单从足球这个领域来说,有日本这个邻居,是我们之幸,也是我们之殇。考察了二十几年,成果也颇为丰富。

  最初的结论是:日本在学巴西,我们也要学巴西!啪啦啪啦的掌声中,继续玩着自己的足球。过了一段时间考察的成果又出来了:日本已经在学西班牙了,我们也要学西班牙!啪啦啪啦的掌声中,依旧继续玩着自己的足球。而现在好了,考察的成果把考察人都吓了一跳:怎么日本足球越来像日本足球了?于是官媒又高呼:要向我们的邻居学习!

  这不是废话吗?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没从邻居身上找感觉了?

  “阿渡,你有点喷子的感觉了。”何筱提醒林渡。

  “啊,有吗?”林渡十分惭愧。

  事实上他并不认为江湖野民的愤慨能改变什么,特别是这种带着一厢情愿的偏执激愤。足球应该是一个体育产业,而大家对其的态度也非常奇怪。看似拥有无数的球迷,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足球,只是喜欢赢球。做的所有努力,也只想在比分上体现出来,不然为什么还有人吵着要停止足球的职业化?因为那段时间我们似乎还赢赢日本。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何筱问。

  “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林渡瘪了瘪嘴,“现在的社会现状是富则音画舞,穷则拼考试。什么时候大家都认为体育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足球或许才有救。如果连喜欢参与这项运动的人都没有,拿了世界冠军又怎样?”

  “谈得太空泛了。”何筱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谈实际的我也不会,非让我做个百年规划出来,还不如把我送去做个官方用球。”林渡对自己能力的缺失直言不讳。

  何筱吐着舌头扮鬼脸:“你以为自己有内马尔那么好踢吗?”

  “这倒是个问题。”林渡尝试将自己缩成一团,要在地上打滚。

  “好啦好啦……”何筱笑个不停,把他拉回来坐好,“都多大的人了,也不怕国际友人笑话。”

  “国际友人这两天笑话我们还不够吗?一会儿问我们是不是韩国人,一会儿问我们是不是日本人。对了,这不是笑话我们,按论坛的风气,他们是在骂我们。”

  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林渡就满肚子的苦水。满大街的各国记者逮人就采访,非要他们对自己的国家队说上几句,而林渡,在这批记者的眼中是韩国球迷,到了另一拨记者那里,又成了日本球迷。

  逼得他每次都大喊中国队雄起,给分不太清汉语韩语日语发音的实时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算是报了心中大仇。

  咱中国人有钱,国足没来,还不许我们看几群老外在场上卖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