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大声喧哗(1 / 2)





  第六十三章 大声喧哗

  “你笑什么笑?”

  看到张子扬难得的帮助自己,许芳芳底气足了很多。

  关键,她十分认可张子扬说的话,明明有一个这么幸福的家庭了,还要出来犯罪,脑子进水了吗?

  “哈哈……你们知道什么啊,你们以为我愿意出来干违法的事情?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如果不违法,就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

  哼!可笑的很。

  我如果不出来跟着钱哥干,我根本就娶不起媳妇!

  虽然我和我媳妇一相亲就看对眼了,可是,她爸妈要彩礼啊,四条六,四条八都不行,一定要万里挑一。

  一万块钱,我们家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啊!”

  邬三宝可能是有心嘲讽警察,开始说起了自己的无奈。

  这个事情,张子扬还是清楚的,彩礼嘛,从古代就有。

  一直绵延不绝,穷的时候,彩礼比较少,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水涨船高。

  张子扬听说的最少的彩礼是五八年的时候,一个农村小伙结婚,给了女方一火柴盒的白面。

  那时候,农民大多吃糠咽菜,有时候还要讨饭,白面金贵,能有一火柴盒的白面,也算聊表心意。

  女方也没那么多要求,一火柴盒白面就可以嫁了,毕竟,那时,大家都穷,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啊

  后来改革开放,逐渐开始富裕,讲究才多了起来。

  穷将就,富讲究,就是这么个道理。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年代的要求,七十年代的最高配备是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

  有这些,那娶媳妇基本上选妃模式,再漂亮的女人,一说就成。

  不过,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个要求,三转一响总也凑不齐全。

  当然,也有有钱的,那就不光三转一响,还有三十二条腿,也就是各种家具。

  如果有三转一响,再加三十二条腿,那就是豪门,媒人能把门槛踏破喽。

  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三转一响就过时了,这时候娶媳妇,能拿得出手的叫做三大件,冰箱,电视,洗衣机。

  那时候,这几样不光是面子,有钱的象征,还是一种时髦。

  城里还好点,在农村,谁家有一台电视机,那就和露天放电影似的,能吸引全村来看。

  至于冰箱,洗衣机,更是稀罕,基本属于奢侈品。

  谁没事买这个,那属于败家子,结婚的时候才好操办这些。

  九十年代讲究的就更多了,三金一银一冒烟,家电是基本配备,三金是首饰,冒烟的摩托车。

  2000年以后,东西就不时兴了,基本就是要钱,四条六就是六千六百六十六,四条八就是八千八百八十八,万里挑一便是一万加一块。

  说起来都是吉祥话,本质就是一个字---钱!

  今年是2001年,看邬三宝的孩子大约两三岁,他应该是两三年前结婚的,那时候就要万里挑一,确实黑了点。

  “为了娶媳妇就要犯罪?

  这是什么逻辑啊?”

  许芳芳嗤之以鼻,她家境优渥,不懂没钱的苦楚,实在无法认同。

  她这样一说,邬三宝差点跳起来:

  “不犯罪怎么办?我没文化,也没手艺,没背景,没人脉,八辈子都是贫农,亲戚邻居借完了才借了三千多块钱。

  难道我能看着我爱的人嫁给别人?

  不能,绝对不能!

  我不后悔,如果我没有犯罪,我现在还是个光棍,恐怕连女人是什么都不知道。